中小企 - 經營在 SARS 及 CEPA 時候
最近跟客戶傾談,說到生意如何,均異口同聲說:仲慘過SARS 時候。他們並沒有因為CEPA而得益,反因之而增加經營成本,如人工,租金,大幅度的上升,但因為市場竟爭大,未能將增加的成本轉介到買家,令到可得之利潤變得越來越少,可以生存的空間狹窄了很多,唯一可做的就是:將公司搬到內地或者可以解決問題。
中小企業佔了市場80-90%左右,即大多數的就業人士多是在中小企工作,如果經濟的實體沒有了中小企的發展及參予,失業的人數將大幅度的上升。
過去幾年,韓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增長,只因該國的政策由以往只注重大企業的發展,轉移鼓勵中小企創業,令到失業人數下降及GPD高速增長。
CEPA的大禮,並不是個個人可受惠,它雖推動了香港經濟的動力,但實際的工種轉形,乃需要時間去改變。
中小企業佔了市場80-90%左右,即大多數的就業人士多是在中小企工作,如果經濟的實體沒有了中小企的發展及參予,失業的人數將大幅度的上升。
過去幾年,韓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增長,只因該國的政策由以往只注重大企業的發展,轉移鼓勵中小企創業,令到失業人數下降及GPD高速增長。
CEPA的大禮,並不是個個人可受惠,它雖推動了香港經濟的動力,但實際的工種轉形,乃需要時間去改變。
1 則留言:
偶然路過貴站,發覺當中的留言,涉及經濟、社會、男女關係等等多個範疇,與坊間一些胡言亂語的網站不同,遂花少許時間,在「中小企 - 經營在 SARS 及 CEPA 時候」和「婚姻之協議書」中湊一湊熱鬧。以下愚見,是本人的所思所感,曾於其他較正經、嚴肅的留言版發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從個人經驗看近年香港經濟轉型的失敗
回歸後,特區政府常說要令香港不再地產掛帥,要搞經濟轉型。我從不懷疑特區政府要令香港經濟轉型的誠意,儘管其結果與誠意脫了鉤。我不是甚麼經濟專家,自己也沒有研究香港的經濟。但作為一個小市民,也可嘗試從個人的一點見聞,比較一下香港多次的經濟轉型。
戰後,香港經歷了4次經濟轉型:
第一次:1950年代初至1980年代末,成功地由轉口貿易轉變成製造業,為香港的繁榮打下基礎,並推向高峰。我在1970年代從大陸移居到香港,身邊的人大多是與工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,自己當時只有幾歲大,也成為工廠的一分子。1970年代,香港一般市民的生活,不是現在的香港人可以想像,但大家都相信有前景,認為只要有一雙手,就不會餓死,這一代工字不出頭,下一代的生活也一定會較上一代好。而客觀現實的發展環境也的確能滿足大部分人的期望。1980年代,也就被視為香港歷史上的黃金年代。
第二次: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,這段時期很短暫,但卻是香港真正繁榮(我要強調「真正繁榮」,以別於後來的「假大空繁榮」)。工廠大多北移,零售、服務等第三產業成功地取代製造業的地位,為香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。年青人已不必投身工作條件較差的製造業,投身服務業,有更舒適的工作環境和更高的工資,還有更好的晉升前景。中五畢業後,我亦第一次找到一份工廠以外的工作,到一間大百貨公司賣炸食物。有和我年齡相若的同事抱怨在工作辛苦,我卻感到十分舒適,至少比起在工廠舒適不只十倍。這段時期,我個人認為,是香港發展的最高峰,但到了1992年,因地產狂飆之初起而中止,此後一去不返。
第三次:1992年至1997年10月金融風暴,這5年是地產狂飆的時期,香港的經濟,成功地由百花齊放式的第三產業,轉為單一的地產掛帥。初時,地產狂飆帶動資產表面升值,帶動瘋狂消費,令各業興旺。很多人以為一片好景。陳百祥在1997年金融風暴前唱了《叻我至叻》一歌,當中有「我地玻璃可變鑽石」之句,我當時亦眼見整個社會充斥著自以為「玻璃可變鑽石」的人。但現實卻是玻璃始終是玻璃,不可能自欺欺人硬說是鑽石。日後果然發生了玻璃打回了原形的事。第三次的經濟轉型的「成功」,既將香港過往辛苦建立的基礎掏空,也造成第四次轉型的失敗。
第四次:1997年10月至現在,這八年所發生的事,大家都有目共睹,在此不作贅述。但有一點必須指出,2004年香港的樓市再次出現狂飆,正式宣佈香港第四次的經濟轉型的徹底失敗。
近來,常聽到「對歷史要有懺悔」之說。在香港,有人說:「日本人對歷史沒有懺悔」;有人說;「中共對歷史沒有懺悔」。但在香港,我始終聽不到有人說:「香港人對歷史沒有懺悔」。我認為,如果電子傳媒反覆播放《叻我至叻》一歌,而有份參與各類狂飆活動的香港人聽後會因而感到懺悔,香港的第五次經濟轉型,就有成功的可能。
事實又如何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香港社會有足夠的自省能力嗎?
近年,港人對政府罵聲不絕,彷彿香港所有的問題都是由老董一手造成。誠然,老董及其背後的地產大財團要對香港的衰敗負上重大責任,這點很多人已談過,在此擱下不提。我想談的,是我所見的許多香港人(不是全部)。香港人對香港的衰敗,同樣應負上重大的責任。
香港很多人認為,香港的衰敗始於九七回歸,但我至今仍然堅信香港的衰敗始於九十年代的樓市狂飆。當時的狂飆,雖然和英國人的政策、地產財團的推動有關,但卻得到很多港人的「積極響應」,出現全民狂炒的現象,九六、九七期間到達高峰。當時,我曾向身邊的人表示這是不健康的現象,一些「有樓階級」認為我無知(我得承認自己在極端商業化的社會中是屬於極度無知的人)。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次(都發生在1997年上半年):
(一)我說:「現時的樓價太高。」一名中年人對此笑著回應:「人當然要靠自己的努力。」他對自己的物業升值沾沾自喜,認為是自己個人努力的結果。
(二)我說:「現時的樓價升得太高,香港的經濟有很大隱憂。」一名作為專業人士的區議員回應道:「甚麼事情都有隱憂,樓價升是好的,因為樓價跌便沒有人買樓。」我知道他擁有幾個物業,新近(1997年初)更在沙田買了一個1500多呎的單位,手上亦持有股票。九七年十月金融風暴起,他有好一段時間沉默不語。我心中明白,沒有在他面前再提樓價的問題。
除了以上的例子外,一些因手上的樓、股升值而不可一世的人,更是有如地上的螞蟻,所不同的,是螞蟻腳踏實地的工作,這些「人形」的螞蟻卻只是在數量上像螞蟻而已。
這些參與瘋狂炒賣而又洋洋得意的人,我個人認為,其敗壞香港之罪不在老董之下,他們炒作的同時,也害了一些沒有參與炒作的人。他們將所有責任推給老董,只是沒有認錯的膽量和能力,因為他們很多都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錯,還以為自己了不起,只是被老董所害。
某時事評論員曾說:「某程度上金融風暴是好事。」我認為金融風暴能帶給香港教訓,不失為一件好事。然而,金融風暴後,我覺得港人並沒有真正吸收教訓,現舉數例如下:
?無必要地申請不同銀行的信用卡,以求取得劣質「贈品」的「著數」。
?1998年,有謠言指聖安娜連鎖餅店會結業,大批市民全家總動員,甚至出動外籍家庭傭工,向全港聖安娜分店進行「擠提」,寧願日以繼夜地排隊,也要將手持的餅卡換回西餅,能否全部吃掉是一回事,吃不下丟進垃圾桶也是另一回事,最重要是不想「蝕低」。
?1998年,大批市民不分男女老幼,到全港麥當勞買漢堡包,以「擠提」史諾比狗。香港的史諾比狗「擠提」光了,又北上深圳「擠提」,結果出現換了史諾比狗,丟掉漢堡包,引來很多深圳乞丐在麥當勞門外的垃圾桶「擠提」漢堡包和吃漢堡包的特殊現象。
?2000年,科網熱如火如荼,曾經出現一天之內有40萬不分男女老幼的市民,排隊爭購Tom.com的股票,因為Tom.com是李嘉誠的兒子搞的,而「李嘉誠」三字就是信心保證。
?2003年4月1日,傳言世界衛生組織將香港列為「SARS」的疫埠,大批市民到街市和超級市場「擠提」,搶購糧食和日用品。事後證實是一名14歲初中學生在愚人節的惡作劇。
?2004年,一些新樓盤的名字如「凱旋門」、「君臨天下」等相繼推出,令人想起大躍進時的「衛星田」,但選購的仍大有人在。
?2004年8月,2萬多人為以100多元爭換由塑膠製造的所謂「水晶麻雀」,造成多人受傷,幾乎踩出人命。
?2005年4月,過千人為索取名馬「精英大師」的棒球帽,多個鐵欄被踩爛,造成多人受傷,幾乎踩出人命。
類似事件,將陸續有來。
以上都是「一窩蜂、要著數、怕蝕低、假大空」的羊群心理(亦可說是「貪」的狼群心理),是很多香港人的共同社會心理。這亦反映,香港很多人至今仍然未有汲取九十年代的教訓,這又能怪誰?我想,一點點基本的反省能力,也應該有吧。但是,香港似乎就是一個嚴重缺乏自省能力的社會。至於一些社會潮流,如女士因減肥而欠債和弄壞身體、負資產但仍然生活奢侈和揮霍,都叫人啼笑皆非。每當我看見、聽見一些月入數萬而又經常為個人財務問題寢食不安的故事時,都令我想起一個問題:「在物質上,香港到底是太窮,還是太富裕?」當然,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,但香港很多人卻是不願意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,以至抱怨多多。
記得《聖經》中有一個故事:一群手拿石頭的人,要將一名被指為罪大該死的女人殺死。女人向耶穌求救,耶穌向那些手拿石頭的人說,誰認為自己無罪,就可以用石頭打那女人。結果,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石頭,一言不發地離開。這個故事十分著名。人們聽到這個故事,一般都讚揚耶穌的智慧。但我認為除了耶穌外,那些由手拿石頭到放下石頭的人,也值得讚揚。因為他們在最瘋狂的時刻,仍有自省的能力,知道自己也有錯。看來,西方人的自省能力比東方人高,正是西方文化近數百年來超越東方文化的重要原因。
話說回來,我自己也是香港的一分子,可能做了很多令香港衰敗的事而不自知,這實在需要不斷自我檢討和各方友好提點,以力求避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: 匿名, 於 5/9/2005 下午8:55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