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星雨

星期五, 10月 01, 2004

中秋後感 - 香港的未來

中秋晚的聚餐,其中有兩位人士是做教師,不知誰提起李國章,他們就破口大?,話要實施小班教育,才可讓教師有工作,又話個個人都要保飯碗,有什麼不對呢?那幾多人一班,才合理呢?總之要小班,保飯碗!

我望向他,剛好接觸到他的眼神,我們一句話也沒說,不想停口講廢話,以免浪費桌上的山珍海味。

我也贊成要保飯碗,但要講道理,兼配合整體的利益。這邊嚴重的超額,那邊教院繼續收生,9月準時開課。沒有人願生孩子,這樣下去怎樣的小班,多少人一班?才能讓所有的教師有工作呢?

他們大學畢業,35-45歲,是所謂的中產,所謂的社會中堅,這樣的說話,我開始覺得香港在沉淪,亦想起香港的未來。

移民

中國經濟的發展,吸引香港不少的專業人士,上去工作,甚至移居內地,過其高水平的生活,這幾年上去的人,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,而且性格較主動。

反觀,香港接收的移民,多是一些低水平的內地移民,如果是小孩,還有希望他日成材,成年人就較難就業及適應,形成不少的社會問題。

生育

出生率越來越低,朋友都說不生小孩,那誰生呢?那超額教師的問題,在可見的將來應不會改善。就算生也只是生一個,小孩將來長大、結婚後,夫婦兩人要照顧四個老人,這種情形在內地已常見。

獨身

它意味著孤獨的老年生活,誰來照顧他們呢?如果他們識得趁年輕時,做好退休儲蓄,將來還可自給自足。相反,要政府養他們,那時候,可能政府要開機印銀紙!

老人社會

不肯生育,20多年後,我們的人口多是將屆退休或已經退休的人士,可工作的人口大幅降低,我們何來生產力及竟爭力呢?

時下的年輕人

生於八十年代,父母勤力工作、盡量去滿足他們的欲望,未捱過苦。有目標,但浮誇,不肯付出;聰明,但懶惰,最識走精面;口才伶俐,講得很動聽,但做出來又是二回事。無論如何,社會未來的勞動力,還是要靠他們,怎麼辦呢?

綜援

無能力的人,政府給予綜援,可接受也。有能力去工作,但因失業而去取綜援,未可接受也。失業,即是你想找工作,但找不到的意思。政府及機構常需要義工幫手,在你未找到工作之時,請去做義工吧!就當那是你的工作,取綜援,做義工,比白坐著浪費時間,還有意思!

公屋

它是五六十年代的副產品,多年來不停因人口的增加而擴建,二十一世紀的香港,到底有冇需要呢?這個包袱幾時才可解除呢?牽一根,動千髮,太多有利益關係的人會反對,為利害而反對,為反對而反對。

返工過國慶

我也想放假,但本著對客戶的承諾,負責任的精神,今日繼續返工。有得就有失,自由市場識得去調節,實在不需要政客那無形之手在搞小動作,說穿了,也只是為自己掙點政治本錢!

未來的香港,又是那個模樣呢?試目以待!

10 則留言:

  • 非常同意。

    作者:Blogger DoA, 2/10/2004 下午9:52  

  • Holiday:妳把未來看得那麼透徹,恐怕不敢生小孩了。
    (寒竹)

    作者:Anonymous 匿名, 2/10/2004 下午11:12  

  • 後沙士效應產房爆棚停陪產
    10月 3日 星期日 08:45 更新

    「生產人數激增,(丈夫)陪產計劃可能隨時中斷」,伊利沙伯醫院婦產科近日貼上此罕見通告。

    廣 告


    下午探訪時間,待產病房外擠滿家屬,院方要限制入內人數。事實上,伊院近日孕婦分娩個案較以往同期增加三至四成,院方要增聘臨時工。廣華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婦產科,亦有類似情?。去年因SARS致香港出生率陷於低潮,近一兩個月卻如出現小型「嬰兒潮」,嬰兒出生人數創今年新高。

    本港去年在SARS陰霾下,全年新增孕婦僅2.3萬,較前年減少14.1%。不過,自年中以後,疑因經濟及疫情漸漸好轉,去年底起願意懷孕的本港婦女陸續增加。今年3月與6月,衛生署母嬰健康院更分別錄得2020及2041宗新孕婦求診個案,是自去年3、4月SARS爆發以來首次衝破2000大關。

    同樣人手呈緊張的威院產房,其婦產科高級醫生梁德楊估計孕婦驟增可能原因有3個,包括﹕經濟好轉、內地雙程證婦人來港產子增加,還有去年SARS期間部分夫婦暫緩生育計劃、積壓個案近月出現。如以一名孕婦於去年底疫症過後懷孕計算,現時正是她們分娩的時間。他認為出生率增整體來說是好事,因可紓緩人口老化問題。

    梁醫生又指,傳統「生仔」的高峰是每年第4季,但今年確好像提早了一點。醫管局數字亦顯示8月份公立醫院有3308名嬰兒出生,是今年以來的最高,較本年1月時更大升四分一。

    伊院表示近日產科求診及活產(生產)數字,比過往同期顯著上升三至四成。記者日前在產房外見貼出了通告,指「由於近日到本院生產人數激增,陪產計劃可能隨時中斷」。

    有孕婦家屬指,由於孕婦多,致令環境較擠迫,院方除把A2病房亦撥作照顧孕婦外,同時嚴格執行每個孕婦每次僅限兩親人同時探病的安排。院方表示已增聘臨時員工及調整更期以應付。

    廣華醫院亦指近3個月分娩數字較去年增加5%,每月約450多宗,院方已靈活調配人手及資源應付。

    本港出生率偏低引致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,據統計處數字推算到2033年,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佔總體人口的27%。政府人口政策專責小組早前已推出投資移民等方法,應付人口老化問題,但被質疑力度不足。

    作者:Anonymous 匿名, 3/10/2004 上午9:31  

  • 【明報專訊】劍橋專家﹕港小班教學無異大班

   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學院研究副主任高爾敦訪港,視察兩間小學實行小班教學,發現大部分的模式,實際與大班上課無異,未能達到小班教學預期成果。他說,本港教師實行小班教學前未有接受師訓,教師對小班教學法的教育理念亦不清晰,建議政府推行小班教學前,先解決師訓問題。

    高爾敦說,參觀的兩所小學都在高小英文科實行小班教學1至2年,每班人數約15至20人。「我預計師生會多些交流、學生會多些表達意見,但從兩個課堂觀察所得,教師講課的時間佔六成五,跟大班教學分別不大,老師與個別學生交流機會也不多。」

    他又發現,「老師只知小班會讓教師有更多時間照顧學生,但未有具體構思,同一個課題以小班和大班形式教授,有何不同」。

    他補充,英國小班教學都面對相同問題,若推行小班教學,師訓、課程設計都要「大革新」。

    -----

    學校為避免殺校, 在師訓、課程設計都未跟得上的情況下就要施行小班教學, 跟本無法提升學生的質素亦浪費納稅人的金錢.


    --- 收買佬

    作者:Anonymous 匿名, 3/10/2004 上午9:52  

  • Duke & 寒竹: 多謝你們的認同。

    寒竹:我是個傳統的人,所以我會生,因為此乃人生的另一個階段。他日子女是否成材,除了父母的教育,也要看他本身的命運,只要盡了自己的責任,就已足夠。

    收:現多人生仔,只是去年sars時,本身想生的人拖到現在才生,真正的出生率是否上升,還要看之後幾年的數據才能下決定。

    作者:Blogger Holiday, 3/10/2004 上午11:21  

  • 睇完你中晒point既分析,好灰。
    唉,都係個句,顧掂自己先算。對於社會現狀我地呢d小市民真係無能為力。

    作者:Blogger 矮肥鈍, 3/10/2004 下午3:46  

  • manics:

    聽了所謂的中產說話,有感而寫,全部都是舊料抄作,拿出來想想而己。

    灰也!所以做好自己為先,起碼不要加多一個綜援 (現在或以後).....

    作者:Blogger Holiday, 3/10/2004 下午10:48  

  • 你們經常擔心出生率過低 , 令老師過剩 , 這其實絕不成問題 , 一來每日有 150 名額的新移民補充 , 當中不少是在學的小朋友

    二來是以下這個社會重擔 :

    香港不少中年男士北上娶妻 , 她們持雙程証來產子 , 生完仔後唔找醫院條數就放低個細路走人 , 結果她們佔用的醫管局資源和上述壞帳就由納稅人承擔

    因父親是香港永久居民 , 根據基本法 , 這細路因此可領身份証出世紙在香港居留讀書 , 教育這班細路的資源也是由同一班本地納稅人承擔

    之後這些父親用家庭團聚把內地老婆申請單程証落黎 . 由於這些家庭通常父母都是失業 , 於是又大條理由申請綜援 , 對他們兒女的津貼 , 更大公屋單位 , 或排隊輪優先公屋優先等 ... 養他們全家的費用仍是由同一班本地納稅人承擔

    所知這些 "綜援富戶" , 一家四口 , 兩個細路 , 就算而家因通縮 cut 了部分綜援 , 仍有平均 7500 銀一個月 , 比不少本地四口家庭無領綜援的還要好

    KCR

    作者:Anonymous 匿名, 4/10/2004 上午11:46  

  •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
    作者:Blogger Holiday, 5/10/2004 下午8:35  

  • KCR:

    >>一來每日有 150 名額的新移民補充 , 當中不少是在學的小朋友

    未必是小朋友居多,18 歲以上也有不少。

    >>仍有平均 7500 銀一個月 , 比不少本地四口家庭無領綜援的還要好

    是,我識的低收入家庭,丈夫收入$9000 左右,要養4個人,住上水、粉嶺公屋,返工又要搭車、食飯,每月給老婆$5000家用,她一樣儲到錢,利害。類似家庭好多,如果個個都做懶人,香港就玩完!

    用交稅的人,直接幫人養仔 (都算了)、養老婆,唉!

    作者:Blogger Holiday, 5/10/2004 下午8:36  

發佈留言
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


<< 首頁